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兰臻开展系列宣讲学习活动,向师生讲述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伟大成就。
东南网9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杜正蓝 文/图)
(相关资料图)
8月31日,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发布,我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教师兰臻光荣上榜,系全省唯一。
35年来,作为省市两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兰臻心系乡村教育,累计送教下乡106场次,开办“乡村种子教师”培训班16期,培训乡村教师992名,为促进漳州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不论课余时间还是寒暑假,孩子或者教师们总在期盼着兰臻的身影。她犹如一束光,给乡村课堂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我想为乡村教师做点什么”
将为乡村教育奔走发声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一直是兰臻的夙愿。这份初衷源于多年前的一场音乐公开课。
“真羡慕城里的学校,学生有机会享受这么多乐器、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坐在兰臻身边的教师,一边观摩教学一边默默流泪。由于教育资源稀缺,这名乡村走教教师需要在周末骑自行车往返于多个乡村校园,为孩子们上音乐课。
兰臻深受触动,城市中唾手可得的教育资源竟是乡村梦寐以求的,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自己能否贡献微薄之力?
“培育一批优秀的乡村教师,或许是补充乡村教育资源的一种途径。”2013年,兰臻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乡村种子教师培养计划”获批,兰臻开始依托工作室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为乡村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
从那时起,兰臻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到乡村教育中。许多人都说她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但对她而言,却是最想走的一条路。
从城市到农村,兰臻凝聚了一批乡村种子教师。“培训班除了技能传授,更是在唤醒乡村教师的生命力,让他们有前进的方向,去带领更多的人。”兰臻说,相较于集体培训,对乡村教师的个体培训既缺少氛围,又可能会被原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同化。
“乡村教育的路很长,以前没想过我们作为乡村教师能干出什么名堂,现在我们能为乡村教育拓展些许宽度。”华安县沙建中心小学教师黄玫桔回忆起首次参与培训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对她而言,这不仅是个人职业成长的蝶变,还作为工作室的一员,将团队教研的做法在乡村校园广泛传播。
“兰臻名师工作室把根扎在了教育的最薄弱处。”龙文区朝阳中心小学校长杨文忠,于2016年参加了“乡村种子教师培养计划”。从课堂教学操作到理论指导、从专家讲座到一对一座谈反思,培训让杨文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如今,朝阳中心小学有3名教师参与兰臻名师工作室,带动了学校教师的整体发展。兰臻点燃的星星之火,正影响着更多人。
“对于乡村教师的培训要真正做到来自学校、回归学校、用在学校,切实为乡村教师解决问题,给予乡村教师最有力最及时的支援。”兰臻说。
“我还能为乡村教育做点什么”
初秋午后的阳光,将小女孩本就害羞的脸蛋照得通红。
“兰姐姐,你上次去我家给我的书,我很喜欢呢。”赤岭民族中心学校学生蓝盈盈将书环抱胸前,“我将来会考上比这里更好的中学,到时你再来看我好吗?”蓝盈盈的家离兰臻家老房子不远,与兰臻一家还有些远亲关系,因此亲切地称兰臻为“姐姐”。
小女孩甜甜的笑容让兰臻的心泛起涟漪,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跋涉多年的曙光,“乡村教育要一刻不停地做下去”。
送教下乡的这些年,兰臻发现乡村教育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乡村校园的教研力量薄弱,每个年级也许只有一名教师,面对孩子们的阅读量不足,教师们无从研讨,更不知如何着手引导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将‘整本书阅读’设置在扩展型学习任务群。课文仅是节选,阅读整本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针对乡村孩子的阅读问题,兰臻探索乡村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领衔编制校本教材《悦读整本书——快乐读书吧》,集教材、导读课教案、导读课课件、教学视频于一册的“资料包”,能够系统地指导基层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教学,让师生共同参与“整本书阅读”。
“资料包”在多所基层校园投用一年后,兰臻惊喜地发现,重视引导学生阅读的乡村校园有了明显的变化。“好几个乡村校园的图书角书本数量和质量提升许多,据说是学生和教师一同开的书单,说明学校和孩子们从‘爱看书’到‘会看书’‘会选书’。”兰臻说,校本教材持续完善,即将开设学生阅读的自我评价模块,通过评价让学生自我检阅阅读成果,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促进师生共读。
35年辛勤耕耘,兰臻积极为教育均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未成年人健康、家庭教育等建言献策,她的身份也从基层教师变成了乡村教育“追光者”。在送教下乡之余,她常常会举办一些座谈会,传递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政策,组织发放调查问卷、与师生座谈、现场观摩教学,尽可能多地掌握和了解一线最真实的声音。
“我将继续收集基层声音,调研优质教育在乡村的均衡发展,关注提升乡村教师的队伍建设,为乡村教育多做事、做好事,让更多乡村师生圆梦。”兰臻说,脚下的路还远,这项“星星点灯”的事业还需上下求索,她将永不懈怠,贡献自己所有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