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傍晚,“相聚圆明·爱在七夕”七夕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办。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身着汉服的游客在春泽斋岸边打卡拍照。
【资料图】
着汉服、放荷灯等活动向大众展示传统七夕节日的文化内涵。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即将到来,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即日起,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将陆续推出37项七夕主题游园活动。其中,香山公园连续7天开展闯关挑战活动,游客通过打卡景点、收集印章即可获得限定文创礼品。
园博馆推出衣饰步摇制作等活动
北海公园、香山公园、中山公园、紫竹院公园、中国园林博物馆打造节日文化与园林景观、地标结合的游园打卡活动。七夕节(8月22日)当天,游客可到北海公园文创堂、皇家邮驿等文创空间打卡园林文化,领取节日限定折页。香山公园连续7天开展闯关挑战活动,游客通过打卡景点、收集印章即可获得限定文创礼品。
中山公园招募10名青少年走进公园,聆听七夕的传统文化。紫竹院公园开展“七夕时光”游园会,其中设置问月楼、澄碧山房、友贤山馆等五处景点,游客可参与互动获得七夕限定印章。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七夕“听园”主题活动,包括传统民乐展演、少年读书分享、青年园林讲堂、全民网络打卡、书画团扇绘制、衣饰步摇制作等活动,展现园林工匠精神与园居雅趣。
陶然亭亲子手工刺绣体验传统文化
市公园管理中心邀请市民游客到市属公园亲手制作一份属于七夕的浪漫回忆。游客可现场参与颐和园掐丝珐琅、造纸术流沙笺、北京剪纸等非遗体验。天坛公园科普园内将举办中国结、香囊非遗手工制作活动。游客在景山公园不仅能欣赏纺染织绣非遗艺术,还能体验古人穿针乞巧的习俗乐趣。香山公园在松林上厅带领游客制作黄栌叶非遗布艺盘扣。在国家植物园(北园),游客可选用古往今来有名的相思植物——红豆制作木质古风书签,还原古今气息的良缘时刻。在陶然亭公园科普小屋,亲子手工刺绣、魁星点斗拓印等活动让小朋友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与此同时,天坛公园云课堂将带来喜鹊的吉祥故事和喜鹊登梅衍纸画的制作过程,玉渊潭公园湿地将解读鸳鸯、绿头鸭等相依相眷的感情故事,北京动物园向游客介绍动物界的忠贞爱情故事。除了“科普七夕”,市属公园还准备了“七夕礼物”。玉渊潭公园继续推出“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纪念门票,表达七夕节佳人成双成对的美好愿景。紫竹院公园“竹”福系列冰箱贴全新亮相,祝福游客“竹报平安”。
■ 现场
画团扇着汉服放荷灯 圆明园遗址公园展示七夕文化内涵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七夕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不仅蕴含爱情美满、家庭幸福的价值理念,还凝聚追求工巧、激励创造的精神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七夕来临之际,由海淀区委宣传部指导、区文促中心牵头主办的“相聚圆明·爱在七夕”七夕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办。
8月20日下午,圆明园多功能厅内活动丰富。经典诵读、古乐演奏、文化讲座、画团扇、绣香包、着汉服、放荷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大众展示传统七夕节日的文化内涵。傍晚,身着汉服的游客聚集在春泽斋岸边,缓缓放下荷灯,点点荷灯随风漂向远方,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放荷灯活动将“相聚圆明·爱在七夕”主题活动推向高潮。
《养吉斋丛录》记载,西峰秀色“七夕巧筵曩时常设于此,有彩棚珠盒之胜。”乾隆帝也曾有诗云:“西峰秀色霭宵烟,又试新秋乞巧筵。”七夕那天,日落之后雍正帝仍然待在这里,率领后妃、子女以及其他近支宗室人员举行盛宴,观看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的佳景。
海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传统文化活动与当下热点活动的结合,意在引导人们认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形成现代家庭观念,凝聚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力量。
此外,目前正值圆明园第二十八届荷花节期间,“相聚圆明·爱在七夕”主题活动的举办将为“进一步讲好圆明园故事,挖掘圆明园传统历史文化价值”增添新的气息。